第三、弥陀因地的修行
在我们所编的《净土宗圣教集》七十三页,也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卷的经文,从“阿难法藏比丘…”开始,一直到第七十五页第四行“于一切法,而得自在。”这句经文为止。
这些经文都是在说明阿弥陀佛因地的修行,当法藏菩萨在世自在王佛座前澈见二百一十亿诸佛的净土之后,以五劫的时间,去详细深彻思考,来选取这二百一十亿诸佛净土中,最善、最美、最殊胜、最微妙的,然后又加上自己智慧所思考出的理想,这样来组合建立这四十八大愿。
接着他又重新发这《三誓愿》,来使不论是善人、恶人、有智慧、没智慧的人,只要听到阿弥陀佛救度的道理,而念佛愿生,就可以蒙受阿弥陀佛的救度,使他往生极乐世界。他说这样的誓愿,若不成就,他就不要成佛。
法藏菩萨又以最纯正、最真实、最清净、没有污染、没有执着的心、最勇猛、精进的心,经过不可思议、兆载永劫的时间,去积植菩萨无量的德行,一直到了十劫之前,他的大愿、大行,已经因圆果满,成就净土,也成就阿弥陀佛这尊佛。
经文中说:
不生欲觉、瞋觉、害觉,不起欲想、瞋想、害想,
不着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
这段经文是在显示阿弥陀佛当时为我们修行的时候,他都没有丝毫贪、瞋、痴的念头和思想,而且也不执着六尘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没有这六尘的污染,他的心纯然一片清净、纯真、朴素。
经中又说:
忍力成就,不计众苦,少欲知足,无染恚痴,
三昧常寂,智慧无碍,无有虚伪谄曲之心。
也是说阿弥陀佛当时是齐修六度万行,六度波罗密,完全圆满。
又说:
和颜爱语,先意承问;勇猛精进,志愿无倦。
专求清白之法,以惠利群生。
阿弥陀佛所求的是清白之法。什么是清白之法呢?就是成佛的法,没有半点执着、污染、罪恶的法叫做清白之法。以清白的法、清白的功德,来赏赐、来回向给我们众生。众生要成佛,必须要有清白之法。现在阿弥陀佛以清白之法,来回赐给我们。
又说:
恭敬三宝,奉事师长,以大庄严,具足众行。
令诸众生,功德成就。
阿弥陀佛所有的修行,都是为十方众生而修,使我们成就往生、成佛的功德。所以说“令诸众生,功德成就”。
好像一个爸爸,他很有才能、很会赚钱,他赚钱都是为他的小孩,所以爸爸的财产,就是孩子的财产;现在阿弥陀佛的功德,就是我们十方众生的功德。
又说:
住空、无相、无愿之法,无作、无起,观法如化。
阿弥陀佛的心境,永远都住在“空”的境界,“空”就是无污染、无贪求、无执着。“无相”就是无人相、无我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不执着于这些外相。“无愿”就是不执着他的善行功德。因为空所以无相,因为无相所以无愿,时时刻刻都安住在“三空”的境界,所以虽然有兆载永劫,积植菩萨无量德行,但对他来说,是无作、无起的,因为他对一切都是观法如化,好像幻化一般,这就是法藏菩萨因地的修行。
第四、弥陀果地之庄严
这段有关弥陀果地之庄严的经文,《净土宗圣教集》从七十五页“阿难白佛:‘法藏菩萨…’”开始,一直到九十页上卷的最后“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。”
这一大段经文,就是在说明弥陀净土之果,也就是说,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愿、所修的行,已经圆满成就,所以成为“阿弥陀佛”,而“国土”也同时成为“极乐世界”,又叫做“无量光明土”。
经中说:
法藏菩萨今已成佛,现在西方,去此十万亿刹。其佛世界,名曰安乐。
成佛以来,凡历十劫。
其佛国土,清净庄严,超逾十方,一切世界。
也就是说,法藏菩萨现在已经成佛,佛名叫做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他是在向西边去此十万亿佛土的地方,建立一个名叫安乐世界的净土。成佛到现在,已经十劫,而且极乐世界的清净、庄严、殊胜、微妙,是超越十方世界所有的佛土。
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,恒常都在十方世界,示现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六字名号,使所有众生可以听到,能够来相信并接受他的救度。
阿弥陀佛这尊佛,具备了非算数可以比喻的无量寿命,所以他的寿命是超越一切时间永恒存在的。因此,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,既然生命超越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就可以救度、可以接引任何时代的众生。所以,即使一个人今生今世直到临终,都没有机缘遇到阿弥陀佛的救度,但他的未来世也会有指望。因为,阿弥陀佛时时都存在,都在等待要救度我们众生。同时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寿命也和阿弥陀佛一样,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,都是永恒存在,这是无量寿的功能。
此外,阿弥陀佛也具备无量光明的德能,阿弥陀佛的光明是诸佛光明所不能及、也不能相比的。无量光的功能是不受任何障碍,以这种光明来救度十方世界任何地方的众生,让他们都可以来念佛,来接受着阿弥陀佛的救度。因此《阿弥陀经》说:
彼佛光明无量,照十方国,无所障碍。
所以无量寿,是就时间来说,指阿弥陀佛的寿命竖穷三际永远存在,可以救度任何时代、任何期间的众生。无量光,是就空间来讲:指阿弥陀佛的光明遍满十方世界,使十方世界任何角落的众生,都可以蒙受阿弥陀佛的救度,而往生极乐世界。
以时间的无量和空间的无量,来显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力量是无量、无边的。并且以超越时间的无量寿,超越空间的无量光,来显示整个法界的本体就是阿弥陀佛本身,同时也把整个极乐世界这么大的功能溶入这句名号,让众生因为称念而同佛受用,所以才叫做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
总而言之,阿弥陀佛要建立极乐世界,要示现出南无阿弥陀佛这尊佛,目的就是要救度十方苦恼的众生,使他们往生极乐世界,享受着无上的涅槃之乐。
这段弥陀果地庄严的经文,也可以用十段来说明:一、佛身之光明,二、佛身之寿命,三、大众之功德,四、宝树之庄严,五、道树之灵德,六、音乐之殊妙,七、堂舍之伟观,八、宝池之奇德,九、圣者之果报,十、华光出佛等十段。
譬如:第一、佛身之光明,是指阿弥陀佛成佛以后,他有什么样的光明?他的光明有什么功能、力用?
《无量寿经》说:
无量寿佛,威神光明,最尊第一,诸佛光明所不能及。
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成佛以后,他的光明在十方诸佛的光明之中,是最尊贵的,是第一的,其他佛的光明,是在第二、第三以后,但这还是就相对而说。若以绝对来说,就是诸佛光明所不能及,也就是诸佛的光明,是无法和阿弥陀佛的光明来相比,这样就已经不是第一,而是唯一了,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最尊、绝对、唯一,独一无二。
《大阿弥陀经》也说:
阿弥陀佛光明,最尊、第一、无比,诸佛光明所不能及也。
又说:
阿弥陀佛光明,是诸佛中之王也,是光明中之极尊也。
“光中极尊”表示他的尊贵是至高无上。而且以王来做比喻,王有二种涵义:一种是自在无碍;一种就是最高无二。因为一国之中,国王只有一位,而且其他的阶层是无法可与国王来相比的。以宰相来讲:有右宰相、左宰相;以将军来说:有四颗星的将军、三颗星的将军、二颗星、一颗星的将军,这都可以相比。但是到了王的时候,就无法相比,所以王是最尊,权力是最大的。
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以“光中极尊、佛中之王”来赞叹阿弥陀佛。来显示阿弥陀佛光明的绝对无比,那佛的光明有什么功能、力用呢?
《阿弥陀经》说:
彼佛光明无量,照十方国,无所障碍。
《观无量寿经》说:
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众生摄取不舍。
善导大师将《阿弥陀经》和《观无量寿经》的经文,融合来作解释说:
彼佛光明无量,照十方国,无所障碍,唯观念佛众生,摄取不舍,故名阿弥陀。
意思是说,阿弥陀佛为什么叫做“阿弥陀佛”?因为他会用无碍的光明,来摄取念佛的众生,一直到这念佛众生在往生极乐世界之前,都不会舍离,因为有这样的功能、力用,所以这尊佛的佛名叫做“阿弥陀”。
我们众生只要念“阿弥陀佛”,就自自然然被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所摄取。所以凡是念佛的众生,就像在阿弥陀佛的佛掌之中,是不可能会漏失,也无法逃离的,因此任何念佛众生就万无一失的决定会往生极乐世界。所以阿弥陀佛是以名号来吸引我们,以光明来摄取我们,由此可知,对我们来说他的光明非常的重要。
所以,净土法门有一个特色,就是“平生业成”,不用等到临终,在平生之时,就已经往生有分、未来决定往生。因为是“平生业成”,所以也是“现生不退”。现在就进入“正定聚”,不会退失成佛的资格,这就是净土宗独有的特色。
如果不是净土宗,而是其他的宗派、其他的教法、其他修行的法门,就没有这样的特色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称名念佛,就是依阿弥陀佛所发的愿,这叫做“本愿称名”。“本愿称名”就可以让我们凡夫平生业成,决定往生弥陀的报土,这就是我们净土宗特色所说“本愿称名,凡夫入报”的根源。
此外,就寿命而言,寿命是根本,因为,即使我们有智慧、有才能,但是,如果没有寿命、没有身体,一切的成就都没有意义。我们有了健康的身体,就有手可以做事情,就有脚可以走路,若没有身体,就不可能有手、有脚,也不可能有眼、耳、鼻、舌这六根的功能。
所以首先生命要存在,可是生命存在,但如果没有智慧,这样的存在也是没有价值的。如果有智慧的功能,可是生命却很短,这样也很遗憾,因为无法永远利益众生,所以佛的光明和寿命,必须都要无量,这样才可以尽未来际,广度十方众生。
我们往生极乐世界,会得到什么样的身分?会在什么样的境界?在第九“圣者的果报”这段经文里说:
彼佛国土,清净安稳,微妙快乐,次于无为泥洹之道,
其诸声闻、菩萨、天人,智慧高明,神通洞达,咸同一类,形无异状;但因顺余方,故有天人之名。
颜貌端正,超世稀有,容色微妙,非天非人,皆受自然虚无之身、无极之体。
这段经文,文句很高雅,内涵也非常深妙,使我们念佛人一看,心中就有很大的安慰与欢喜。意思说,极乐世界是清净安稳、微妙快乐的境界,这样的境界是次于无为泥洹之道的境界。泥洹就是涅槃,也就是说,这样的境界就是等同涅槃的境界。
这也和阿弥陀佛在总愿所说:“令我作佛,国土第一,其众奇妙,道场超绝,国如泥洹,而无等双。”一样的意思。所以“次于无为泥洹之道”的“次”,和“国如泥洹”的“如”都是等同的意思。也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就是涅槃的境界。
极乐世界又称为安乐世界,这“安乐”二字,就是从这段经文来的,所谓“清净安稳”就是“安”,“微妙快乐”就是“乐”。我们人生所要追求的就是清净安稳、微妙快乐。清净就是没有罪恶、没有污染,而且常住、不会变化、永远存在,这叫做“清净安稳”;“微妙快乐”就是说他那种心境与快乐是无法形容、不可想像、不可言说,所以叫做“微妙”。“微”是非常微细;“妙”就是达到不可形容,无法想像的地步。简言之,这样的境界就是涅槃,这样的快乐就是涅槃之乐。
涅槃之乐既然无法想像,当然,就无法以世间的文字来贴切的形容,也无法用言语来正确的表达。就如同禅宗所说的“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。是没有任何言语文字可以来形容,也没有任何心念可以去思惟、想像的,“微妙快乐”的涅槃境界就是这样。
总结来说: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。就是清净无染、安稳快乐、微妙难思,如同涅槃的世界。所以极乐国土虽然是“依报”,不过他和“正报”涅槃的境界是一样的。
所谓正报的涅槃境界,是怎样的境界呢?就是不生不灭、无始无终、本来常住,他不是经过人为花多少时间去造作才能完成的境界,而是天然本有,是天然的自性,是每一位众生的本体,本来人。
本来人才是真正的我,肉体不是真正的我,因为肉体会生、老、病、死,而我们的心,也不是本来的我,我们的心是无始劫以来,六根追逐六尘,受六尘的污染,累积着六尘的虚妄,才成为我们现在的这个心。所以论我们的身和心,都不是我们的本来人,我们真正的本来人,就是涅槃的境界。
若极乐世界的本身只是有形象、有形体,可以看到、也可以听到,则那种境界,并不是空寂的。反之,空寂的极乐世界虽然是有形体,不过他和涅槃无相、无体、清净、安稳、不变动、不受污染,却是一样的。
就好像有一个形体非常清净,像琉璃一般的清净、透彻,看起来若有似无。因为它非常清净,所以不受到阻碍;如果有形体且不清净,就会有阻碍。就像围墙就有阻碍,会让我们无法通过,如果有一大堆人堵在这里,我们也无法经过。而极乐世界虽有形体、有正报、有依报,但都像涅槃一般的空相,因为他是纯然清净微妙、似有若无的境界。
所以《往生论》说:
无量寿佛,国土庄严,第一义谛,妙境界相
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庄严,像《阿弥陀经》就说:黄金铺地啦!七宝楼阁啦!八功德水啦!天散妙华啦!众鸟说法啦!甚至微风吹动七宝行树也在讲经说法,显现出这么多的外相,但是,它和涅槃第一义空,第一义谛的境界是一样的。
“第一义谛”就是“真如实相”。“真如实相”就是无相,无相就是“空”;“极乐世界”是“有”,但是和“真如实相”的“空”却是完全一体的,这叫做“第一义谛,妙境界相”。
所以“极乐世界”也是“真空妙有”的境界,因为“第一义谛”就是空有不二的空,这叫做真空,因此叫做“第一义”,而不是“第二义”。
极乐世界虽然是有外相的境界,但和世间一般的外相不一样,这“有”是空有不二的“有”,也叫“妙有”、“妙境界”,微妙的境界。所以叫做“妙境界相”。
这样说起来,“极乐世界”的外相,和“真如实相”真空的境界,就没有什么差别。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,也是从涅槃的真空中所显现出来的,所以极乐世界不但高妙,而且也是超胜十方净土。因此“彼佛国土,清净安稳,微妙快乐,次于无为泥洹之道”,就是在形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。而善导大师也说“极乐无为涅槃界”,极乐世界就是无为涅槃的境界。
那正报呢,经文中说:
其诸声闻、菩萨、天人,智慧高明,神通洞达,咸同一类,形无异状,但因顺余方,故有天人之名。
颜貌端正,超世稀有,容色微妙,非天非人,皆受自然虚无之身,无极之体。
“其诸声闻、菩萨、天人”,就是指极乐世界,不论声闻也好、菩萨也好、天人也好,他们从外相来看,都是同一个样,没有差别,就内心来讲,也是一样无差别的。
“智慧高明,神通洞达,咸同一类,形无异状”,是指声闻、菩萨、天人的智慧,都一样而且是达到最高的境界,他们的六种神通,也同样皆是彻底通达而没有高低的差别,所以不仅内心的境界大家都一样,连外貌大家也都相同无差别。也就是内德相同,外相相同,内证外用,都相同。
《无量寿庄严经》也说:
我若成正觉,立名无量寿,众生闻此号,俱来我刹中;
如佛金色身,妙相悉圆满,亦以大悲心,利益诸群品。
“智慧高明,神通洞达”,就是这段经文所说的“亦以大悲心,利益诸群品”。而“咸同一类,形无异状”就是“如佛金色身,妙相悉圆满”的意思。
既然这样,就应没有什么声闻、菩萨、天人的分别才对,因为既然内心、外貌都一样,怎么会有种种不同的名称呢?经典中就说:“因顺余方,故有天人之名”。因为随顺他方世界的习惯,才有声闻、菩萨、天、人等种种的称呼。意思是说,这些往生者过去如果是修小乘的,到了极乐世界,就随顺他方的风俗,称他是声闻;若是菩萨往生的,就说他是菩萨;若是天、人往生的,也就称他为是天、人。
其实到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些名称,因为内心完全都和佛一样,是大慈悲、大智慧的境界。外相也都和阿弥陀佛一样,是金色之身、是无量的妙相。所以经文又说:“颜貌端正,超世稀有”,虽然有颜貌、有形体,但是形体的端正,是超越世间,无可比类的。
“容色微妙,非天非人”, 有身而非人非天之身故微,非天非人而有身故妙。虽有形,而非天非人之形;虽有相,而超越一切世间之相。都是无量相好,无量庄严,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涅槃之相。
因此,进一步又说:“皆受自然虚无之身,无极之体”,论他的身体,是虚无之身、是无极之体。虚无也好、无极也好、自然也好,都是涅槃的境界。因此,不论任何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当下就获得这种微妙不可思议,如同涅槃的身相容貌,也就是自然虚无之身、无极之体。
各位莲友,我们对现在这个身体,你满意吗?对往生极乐世界后将拥有的身体,我们满意吗?如果现在的身体和极乐世界的身体,要我们选择,我们会选择哪一种?(极乐世界),极乐世界的身体是虚无之身、无极之体,是无法想像的,是超越十方世界,那样的身体,我们当然愿意拥有。
对我们而言:时间也好、空间也好,是真实存在的吗?其实时间、空间都是虚假的,因为我们凡夫有妄想,所以才会有时间、空间这种物理现象。因此说“三界唯心所现”,三界就是我们凡夫的妄想心所显现、所感受出来的。如果我们断除烦恼,有了神通之后,你说,这面墙壁还是墙壁吗?对有神通的人来说,这就不是墙壁,因为他可以自由出入。所以,以我们凡夫来看,是有形体的障碍,但对证果的圣者来说,就没有障碍。即使是山河大地、十方世界,对他来说,都是虚幻不实的,任由他来来去去,都没有任何阻碍,这样岂不等同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都在他的身心之内?因此,他对这些现象是不会起心动念的。
此外,对我们众生来说,有白天、有黑夜,有一年四季的循环,所以就感觉有时间性;但对圣者来说,因为他们的心都没有浮动,所以没有时间的感觉。如果我们到极乐世界,其实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,因为整个大宇宙,全都在我们的心里,我们的身体是超越整个虚空宇宙的。
二千五百年前,释迦牟尼佛在《无量寿经》就已经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说,我们到极乐世界就能成佛,而且身体是虚无之身、无极之体。因为是虚无之身、无极之体,所以尽宇宙都在我们的眼前。因此,十方众生他的三业行为、他的起心动念、他所说的话、所作的事情,对这个往生极乐世界的圣者而言,他都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,我们有没有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都清楚了解,因为,这些全都在他的身心之内。
各位莲友,这样的境界好吗?(好),不过,我们在世间有七情六欲、有感情。因为有感情,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,所谓“我思故我在”。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七情六欲的感受和感情,这样会不会很无聊?不会喔!不是无聊,而是充满着清净的法喜,因为没有烦恼嘛!也不能说他失去了智能、或者说完全断灭去,他是同样灵灵觉觉,只是说他没有烦恼、不会起心动念、不会有妄想,所以不受到心念的苦恼。
因为没有烦恼、心念,所以能超越六道生死轮回。因此,可以永远都存在、没有变化、没有浮动、不会消失,而且能自由无碍、来去自如。其实,也没有什么来去,因为整个宇宙,都是在自己的身心之中,哪有什么来、什么去呢?所以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的境界。以上这些经文是出自《无量寿经》的上卷,内容是在显示阿弥陀佛自利圆满的现象。
第五、众生往生之因果
这段经文在《净土宗圣教集》中,《无量寿经》下卷(第九十一页)的最前面“佛告阿难:‘其有众生…’”,一直到一百零四页第四行“百千万劫不能穷尽。”为止,这整段经文都是在说我们念佛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因和果。
在《无量寿经》下卷的开始,就说明众生往生的因有二种:一种是“念佛往生”、另外一种就是“诸行往生”。
现在先介绍“念佛往生”:因为念佛往生是完全靠阿弥陀佛的功德,所以,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,就可以领受阿弥陀佛赏赐给我们的成佛之功德,我们到极乐世界就成佛,这就是念佛往生所得的果。
如果是修诸行再经回向而往生的,那他所得的是什么的果呢?会到什么样的境界呢?在《无量寿经》的最后就有说出二种:一种是“化生”、一种是“胎生”。若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,就当下莲花“化生”,见佛成佛;如果是修其他法门再回向往生的,这样他就暂时看不到佛、不能听到法、不能和极乐世界的众菩萨在一起。就好像婴儿还在母胎里未出世,以此做譬喻,所以叫做“胎生”。有以上这二种差别。现在只是简略的说明,以后有时间再详细解释。
众生往生的果,是指念佛往生者在极乐世界的果报。《无量寿经》中,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一愿就说:若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全都是“正定聚”的菩萨,是进入不退转的佛果。接下来又说:
十方恒沙诸佛如来,皆共赞叹无量寿佛,威神功德不可思议。
也就是说十方世界的无量诸佛,都异口同音在赞叹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、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。
《无量寿经》接着又说:
诸有众生,闻其名号,信心欢喜,乃至一念,至心回向,愿生彼国,即得往生,
住不退转。
这段经文又称为第十八愿“成就文”,是在说明念佛往生的“果”,也就是说即使临终之时,乃至一念的念这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这样当下他也能往生极乐世界,而且是进入“正定聚”的果位。如果是平生之机,还未到临终的众生,只要能念念不舍、相续不断的念佛,同样也是往生有份,肯定往生,现在和往生的人一样得到不退转的身分,这都是由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。我们今天说到这里。
南无阿弥陀佛
──2014年10月26日慧净法师于佛一法会开示(第八集)
(下载WORD文件 )
电脑上扫描,微信中长按二维码,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
Shou Ji Xue Fo W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