烦恼即菩提
【无苦集灭道】
在佛教中,苦、集、灭、道被称为四谛法门。谛,为真实义。四谛,即四种真实不虚的道理。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,就是对乔陈如等五比丘开示四谛法。此后,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,施设种种法门,基本没有离开这一纲领。正因为如此,四谛被视为修学佛法的大纲,在修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四谛,含有两重不同的因果。其中,苦、集二谛为迷的因果。集是因,苦是果,由集感苦,是凡夫的杂染因果。灭、道二谛为悟的因果。道是因,灭是果,由道证灭,是觉者的清净因果。这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,一是以情为本的人生,一是以智为本的人生。学佛,正是转迷为悟、转染为净的过程。
佛陀又有大医王之称,因为他所施设的教法可对治有情生命中存在的病态。四谛法门的施设,正是佛陀根据良医治病的程序而建立。良医给人治病时,首先要清楚病人的状况,然后找出得病的原因,接着弄清此病通过治疗能恢复到什么程度,最后是开设药方。医生所能治疗的,只是人类的身病。而佛陀所医治的,则是众生的心病。其治疗程序,就是四谛法门。
一、苦谛:苦,是有情生命的现状。佛教认为人生是苦,认为有漏皆苦。因为这一点,有人就说学佛是逃避现实,是自讨苦吃。这种看法是片面的。佛陀说人生是苦,正是为了帮助我们正视生命的现实。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什么?是家庭、财富、地位吗?那些固然也是现实,却只是现实的一部分。其实,人生最大的现实,是生、老、病、死,是无常、因果、苦空。认清这些现实,才能有效改变现实,逐步解决痛苦,改善生命品质。那些没有学佛的人,虽然每天都在为眼前的“现实”忙碌,却不曾发现、也不敢面对生命真正的现实。
比如说“病”,人们要是得了感冒、发烧之类的小病,多半都能保持镇静。一旦得了晚期肝癌等不治之症,就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对了。不少病人在没有了解自身病况前,还能谈笑风生,一旦得知真相,就会痛苦不堪,乃至精神崩溃。原本病情还不致命,还能存活数年,却因巨大的精神负担压迫,使病人几个月就一命呜呼。所以,医院查出不治之症后,一般都是通知家属,却对病人保密,之所以这样,就是因为多数病人不敢面对真相。
“死”更可怕。关于死,鲁迅先生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:某家喜得贵子,许多达官贵人、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,有人说孩子将来会当官,有人说孩子将来要发财,有人说孩子有长寿相,这些人因为说了吉利话,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。最后来了一位客人,却说孩子将来是要死的,结果被主人大骂一顿,赶出门去。其实,孩子将来能否当官、发财,都是未知数。但无论这个孩子多么飞黄腾达,将来必死无疑,所以,这句才是唯一的大实话。可是,这样的人生现实,又有几个人愿意接受呢?事实上,人们不仅不愿面对,还以种种好话刻意掩盖,刻意回避。平时相互招呼时,说的总是恭喜发财、健康长寿之类的客套,要是问一句“你什么时候死”,听者必定觉得十分晦气,觉得问者不通人情。
对待烦恼,人们也同样采取逃避方式。现代人喜欢说,换个心情,换个活法。烦恼来了,就去跳舞、唱歌、喝酒,再或者就去上网、聊天、旅游。换来换去,却还是换汤不换药。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,烦恼虽能得到暂时缓解,但问题并未根治。真正的解决之道,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着手,在烦恼生起时,不再借助外物,不再寻求依靠。而是冷静地面对自心,观照烦恼的生灭。唯有自身具备相应的免疫力,烦恼才会得到有效对治。否则,都是治标而不治本。
佛法教导我们,要正视人生现状,勇敢地面对它,而不是消极回避。苦,正是佛法对人生实质的透视。佛陀为我们阐述了人生的种种苦恼,如前面所说的三苦、八苦、无量诸苦等,不是要我们被动地接受苦,而是在认识人生痛苦的前提下,积极消除痛苦,超越痛苦。
二、集谛:是招感苦果的原因。集的内容,分为烦恼杂染与业杂染两类。佛经中,根据烦恼特点而有种种异名。或将烦恼称为缚,即系缚义,能系缚有情于生死中不得出离。或将烦恼称为漏,即漏泄义,有情生命因烦恼故,从六根不断漏泄种种过失。或将烦恼称为瀑流,能令众生漂流于三界生死,沉沦颠倒。或将烦恼称为取,即执取义,能执取生死之果。或将烦恼称为盖,即覆盖义,能覆盖清净善心。或将烦恼称为垢,即染污义,能染污真性,无所明了。或将烦恼称为轭,这是令牛与牛车不离的颈木,烦恼亦能令众生与生死境界和合不离,长劫受苦。从这众多异名中,也反映了烦恼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。
关于烦恼的种类,经中说有八万四千烦恼。简单归纳,主要有十种,分别是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、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贪,是对事物的贪求和占有之心。嗔,是对不喜欢的境界生起仇怨、苦恼、损害等情绪。痴,是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,从而引发错误的观念与言行。慢,是执著自身长处而轻视他人。疑,是因缺乏智慧而对真理产生怀疑。身见,是执五蕴身为我。边见,是执此身为永恒或断灭的两种片面认识。邪见,是否认因果规律,否定凡圣之别。见取见,是将身见、边见、邪见等执为真理。戒禁取见,是遵守一些错误戒律,以为能由此解脱。在佛教中,将这十种烦恼称为根本烦恼,是其他烦恼生起的基础。
业:是在烦恼基础上产生的行为。通常分为三类,分别是身业、口业、意业。一种行为的产生,是由意识与思心所相应,对之进行抉择判断后,付诸身口行为,从而构成业力。从伦理性质而言,业可分为善、恶两类。善行,是能利益自身和他人的行为,也是能够利益现世、他世的行为。反之,则是恶行。善恶的定义,须贯穿三世进行说明。此外,因有善恶,果唯无记。如天界乐果或地狱苦果,虽对现世或违或顺,但苦乐果报本身并没有善恶属性。
善恶行为千差万别,最基本的,是十善行和十恶行,两者是相对的。在此,首先对十恶行作简单介绍:一、杀生,以恶心断除有情生命;二、不与取,未经允许而将他人物品等私自占为已有;三、邪YIN,不被法律或社会道德认可的男女关系;四、妄语,欺骗性的语言或行动;五、离间语,又称两舌,即挑拨离间的语言;六、粗恶语,又称恶口,是以恶心伤害他人的语言;七、杂秽语,又称绮语,能诱发他人烦恼的YIN词艳曲和污言秽语;八、贪欲,对于他人财富、地位等起非理希求;九、嗔恚,因烦恼而对有情起伤害之心;十、邪见,否定因果,否定圣贤。与十恶相反的,便是十善行,即不杀生乃至不邪见。
三、灭谛:灭,为寂灭义,是由止息生命内在的迷惑、烦恼而证得的涅槃境界。
四、道谛:证得涅槃不是凭空而有的,需要踏踏实实地修道,这便是道谛的内容。修道方法很多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。其中,又以八正道为主,这是修学佛法的常道,也是众生趣向涅槃的不二中道。八正道的内容如下:
(一)正见,即如实看待世界,看待人生,是相对于世人颠倒的认识而言。世人因无明所惑,颠倒黑白,指鹿为马。五蕴无我,却执有我;世间无常,却执永恒;事相虚假,却执实在;人生是苦,却执以为乐;不见因果,却道无因无果。拥有空性正见,就能破除迷惑,如实通达人生真相。
(二)正思维:即正确的思考。思考与自身认识有关,一个无知的人,一个对人生充满困惑的人,一个执著错误观念的人,不可能有正确的思惟。要使我们的思考与真理相应,就必须以正见为基础。如此,始能逐步趋向正思惟。所谓“听闻正法,如理思惟”,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正思惟,又称正志。志,有志向义。正志,就是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,以此引导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。
(三)正语:是语言的德行,这就必须避免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四种不良语言。我们要说的,是真实语,是利益语,是爱语。也就是说,我们所说的语言,既要符合事实真相,又要能够利益大众,还要本着对他人的关心爱护来说。不是对方爱听什么就讲什么,也不是将自己要说的强加于人。
(四)正业:是行为的德行。业有三种,即身业、口业、意业。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都要远离十恶行,远离烦恼,远离处处以自我为中心。不仅如此,还要通达无我,勤修戒定慧,广行六度四摄,这才是菩萨应行的正业。
(五)正命:是谋生的德行。这里所说的命,指我们选择的职业或生存方式,有正命、邪命之分。所谓邪命,即不正当的谋生手段,如贩毒、赌博、诈骗等违背法律与社会道德的行为。作为一个学佛者,不仅要遵循法律和道德的规范,更要遵守戒律的规范。依戒律来看,凡与杀、盗、YIN、妄相关的行业,皆属邪命范畴。反之,能对自他都有利益的职业,对眼前和将来都有利益的行为,才是正命的生活。
(六)正精进:是努力奋斗的德行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,为达到这一目标,需要不断努力。由于目标不同,这种努力也有不同性质。有的努力是道德的,能为自他带来利益;有的努力却是错误的,会导致犯罪,导致灾难。在希特勒的《我的奋斗》中,就反映了一个战争狂人企图征服世界的努力过程。但这种努力却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大苦难,恰是正精进的反面。佛教反对从事犯罪的努力,鼓励趣向德行的努力。正如“四正勤”所说的那样:“即未生恶令不生,已生恶令断,未生善令生,已生善令增长。”正精进,是以舍恶修善作为努力方向。
(七)正念:是心念活动的德行。修行修什么?从根本意义上说,就是对观念和心念的修正。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念头,世间一切事态也根源于此。念头有善恶、迷悟、染净之别,所以,世间才有凡圣、良莠之分。《六祖坛经》说:“前念迷即凡夫,后念悟即佛。”佛与众生,相距如此悬殊,差别却只在一念。俗话说,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,从恶徒到成佛,也只在放下这一念。由此可知,把握念头正是修学的关键。
因而,佛陀特别提倡六念的修行,即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,这是修学佛法应具的基本理念。念佛,是念佛德行,高山仰止,心向往之;念法,是念法的真相、空性和涅槃,念断惑证真的方法;念僧,是念贤圣僧的德行和威仪风范;念戒,是令自身行为符合法律、戒律的规范,从而趋向解脱;念施,是外舍财物培植福田,内舍烦恼健全人格;念天,不是倾慕天福,而是忆念天人福德,了知修习善行的重要性。此外,经论还说到十念,在六念外增加念休息、念数息、念身无常、念死。念休息,是止息妄念,使心念趋于平静;念数息,是观自己的呼吸,知息粗细、长短、冷热,系心于息,心息相依;念身非常,时时忆念色身危脆无常,命在旦夕,不再贪著尘世;念死,则是忆念死神随时都在身边觊觎窥视,准备乘虚而入,故当勤精进,如救头燃。
从趣向解脱的意义来说,佛陀又为我们说了四念处,即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、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。观心无常,是观照心念的无常变化,调整心态,安住正念,不随恶缘所转。观法无我,是观照一切法缘生缘灭,无我和我所,如实观察,不执以为我。观身不净,是观照我们的色身,虽假沐浴更衣维持表面干净,内在却充满浓血粪便,九孔常流不净,从而不起爱恋;观受是苦,是观照有漏的苦乐等受,实质皆是苦,不可贪著。常修四念处,能对治凡夫于心、受、法、身所起的“常乐我净”四种颠倒。
(八)正定:定是心一境性。通常选择一个善的所缘境,通过不断观修,将心念安住其中,从而止息掉举、昏沉,令心持续地安住、稳定、寂静。定,又有正定与邪定之分。所谓邪定,是贪著定乐,沉溺于此。修定会带来禅悦,但这种禅悦同样不可贪著。《瑜伽菩萨戒》说: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,贪味静虑,于味静虑见为功德,是名有犯,有所违越,是染违犯。”若声闻贪著禅悦,则不能趣向解脱;若菩萨贪著禅味,则不能利他。因此,菩萨戒视贪著禅味为犯戒。此外,为追求神通而修定,也属于邪定。神通仅仅是一种能力,需有健全的人格作为基础。否则的话,拥有神通就像幼儿玩火,是极其危险的,很可能玩火自焚,为其所伤。正因为如此,在佛教修行中,慈悲、道德、智慧远比神通更为重要。忽略德行而一味追求神通,绝对是不可取的。
佛教修行是依三增上学,即戒增上、定增上、慧增上。其次第,是依戒生定,由定发慧。由此可知,修定是为了开发智慧,而不是以定为目的。唯有开发智慧,始能断除烦恼,解脱生死,证得涅槃。因而,引发无漏慧的定才是正定。八正道是修学佛法的常道,也是趋向解脱的不二中道。佛陀告诉我们:“一者心著欲境而不能离,非解脱因;二者不正思惟,自苦其身而求出离。”及至世尊入灭,更谆谆告诫阿难“自依止,法依止,莫异依止”。(《长阿含·游行经》)也就是说,解脱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,依照佛法的指导。这个法,就是以八正道为核心的种种法门。
四谛法门,佛陀主要对声闻人而说。佛陀为五比丘初转法轮时说:“此是苦汝应知,此是集汝应断,此是灭汝应证,此是道汝应修。”概括起来,四谛法门的修行就是“知苦、断集、慕灭、修道”。换言之,在声闻境界中,是有苦可知,有集可断,有灭可证,有道可修。
而以般若中观正见观照四谛法,则是另一番风光。《心经》曰:“无苦集灭道。”这就告诉我们,若以般若智慧观照,四谛法门也是无自性空,是了不可得的。在此,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前面的公式:苦不异空,空不异苦,苦即是空,空即是苦。集、灭、道亦复如是。在现象上,四谛法门虽存在染净之别,但从无自性空的本质上看,苦集灭道当下即是空性。在空性中并无染净之别。
从四谛无差别的意义上,可以进一步领悟“烦恼即菩提”之理。世间杂染的苦果,假如是永恒而固定不变的,确实令人烦恼。而以般若慧观照,所谓的烦恼,也是无自性空。就像烦恼生起的时候,假如执以为我,在乎它、纵容它,很快会沉溺其中,倍受折磨。相反,如能觉照烦恼生起的因缘,及当下烦恼的这一念,烦恼自然息灭。
电脑上扫描,微信中长按二维码,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
Shou Ji Xue Fo Wang